6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,2020年5月,按美元计价,5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3507亿美元,下降9.3%;其中,出口2068.1亿美元,下降3.3%(预期降9.8%);进口1438.9亿美元,下降16.7%(预期降9.4%);贸易顺差629.3亿美元,增加52.9%。
点评
出口如期走弱。5月我国商品出口同比下跌3.3%,较上月显著下降11.5个百分点,基本抹平4月数据增幅。从前瞻指标看,5月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仅为35.1%,较4月微幅回升,但仍显著低于50%的临界点;国内商品的出口表现仍受海外环境制约。一如我们在此前报告中反复强调的观点,前期出口回暖的主要动力来自供给端,海外订单回补仍需时日。值得一提的是,前5月我国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量明显增长,同比增速达25.5%。
从出口国别看,5月我国对发达经济体的商品出口额延续下滑,对美国、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同比降幅分别为14.3%、4.1%和1.6%,环比再度收窄1.6、2.5和0.6个百分点,4、5月发达经济体出口表现连续改善。但在疫情的影响下,美欧等国家经济重启进度或较缓慢,叠加往年同期出口数据的较低基数,疫情对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制约仍将延续。新兴市场方面,5月我国对东盟商品出口的累计同比增速为2.8%,环比增长0.4个百分点。尽管当前我国对东盟的出口表现持续改善,但同比增速仍远低于往年水平,疫情对新兴市场需求仍有制约。
海外供需两弱,大宗商品进口均价延续下跌。从大宗商品的进口量上看,5月我国原材料、能源及农产品的进口量均有增加,海外商品价格下跌仍是5月进口额下降的重要原因。能源方面,5月我国原油、煤及天然气进口量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5.2%、16.8%及1.9%,但3种商品的进口均价分别下跌21.2%、4.7%及14.7%;钢材、铜材等主要周期商品的进口均价也延续下跌。尽管5月海外各国均推出了部分经济复苏措施,但海外高频数据显示,欧美生产恢复进度仅为往年水平的70%左右;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,海外商品市场供需两弱,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整体承压。
此外,5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表现延续改善,前5个月我国累计进口集成电路2011.5亿个,同比增长27.3%。国内“新老基建”共同发力,上游周期商品、高技术产品进口量后续有望持续走强。
风险提示:外部市场发生黑天鹅事件造成剧烈波动;主要工业原料价格超预期调整;下游需求低于预期。